首页 小组 文章 相册 留言本 用户 搜索 我的社区 在线学堂 商城 购物车 支付钱包

[打卡]《在历史与人文之间徘徊》——怎样理解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一)

2024-02-03 23:37:04
0
55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高校文学理论教材中,在回答文学是什么的问题的时候,普遍采用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审美意识形态的表述。

我们不能不首先追溯一下“审美意识形态”观点产生的社会文化语境。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一语境,那么我们似乎可以把文学说成是任何一种事物。因为文学和文学活动涉及的范围很宽,它的空间非常辽阔, 怎么来界说文学都可以。文学是摹仿,文学是复制, 文学是再现,文学是反映, 文学是表现,文学是情感的表现,文学是情感的表现形式,文学是有意味的形式, 文学是义理,文学是感情的自然流露,文学是道,文学是抒情言志, 文学是语言,文学是意识形态, 文学是更高悬浮于上层的意识形态,文学是特殊的意识形态, 文学是发泄, 文学是原型,文学是格式塔, 文学就是玩,文学就是教育,文学是真善美的统一……我们还可以这样一路说下去。所以早就有学者认为,与其问文学是什么, 还不如问文学不是什么。任何一个文学界说,都有它产生的土壤,都有它针对和批判的对象。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 一味地抠字眼,说这也不行那也不对,那么请问你拿出来的东西, 就能经得起别人来抠你的字眼吗? 时代在发展,生活在发展, 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不在改变。如果认为有某个事物的本质是永恒不变的, 那么就正好撞到现在一些学者正在批评的“本质主义”的枪口下。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的时候,在文学的界定上面,我们遭遇到什么问题呢? 经历过“文革”的人都知道,那时八亿中国人只有八个样板戏,过去的一切作品,除鲁迅的作品、毛泽东喜欢的《红楼梦》、电影《地道战》《地雷战》之外,其他都被批判为“封资修”大黑货。那时“政治”就是一切,阶级斗争就是一切, 无产阶级专政就是一切。那么文学是什么? 他们说:文学是政治的工具,文学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文学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武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期,我们遭遇到的就是这样僵死的对文学的解说。提出新说取代旧说,是那时一代文艺理论工作者遇到的棘手的问题。当时的困难是, 一方面,那些旧说不行了, 可仍然有部分人对旧说“感情太深”,一时难以摆脱, 变着花样维护旧说; 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把西方流行的关于文学的各种解说照搬过来,因为西方的社会情境与我们的社会情境不同,文学也有很大区别,更何况我们是要搞马克思主义的, 照当时的提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我们没有理由脱离马克思主义, 即使我们是在谈文学问题。正是在困难的时刻, 1979年召开了“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 邓小平同志在会上发表祝辞, 其中说:

 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 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

文学理论工作者受邓小平“祝辞”的鼓舞,开始解放思想, 创建新说。于是,在文学理论界的中年(现在已经进入老年) 人,不约而同地提出从“审美”或“情感”这个角度切入,来研究“文学是什么”这个千百年来反复研究过的问题。在童庆炳先生的记忆中,像钱中文、王向峰、孙子威、胡经之、王元骧、杜书瀛、陈传才、畅广元等同行都力图从“审美”这一视角立论,给文学一个新的界说。童庆炳先生本人于1980年发表了《关于文学特征问题的思考》一文, 1983年又发表了《文学与审美》一文,阐述了他的文学审美特征论。后来大家的思路集中到两个提法上: 文学是“审美反映”; 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直到现在,这两个观点并存甚至互相为用。应该说“审美反映”论、“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一个时代学人根据时代要求提出的集体理论创新。它是对于“文革”的文学政治工具论的批判。它超越了长期统治文论界的给文艺创作和文学批评带来公式主义的“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但它的立场仍然在马克思主义上面。新说终于取代了旧说。不久“审美反映”“审美意识形态”就进入了文学理论教材。这是我国文论和高校文学理论教学在学术上打的一次胜战, 其意义是巨大的。

 顺便说明一点,“审美意识形态”是不是中国人自己提出来的, 是不是属于中国学术界?为此,童庆炳先生查阅资料。苏联“审美学派”的主将之一的阿·布罗夫在《美学: 问题和争论》(1975) 中说:“⋯⋯‘纯’意识形态原则上是不存在的。意识形态只有在各种具体的表现中——作为哲学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法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阿·布罗夫的意思是说意识形态没有抽象的, 只有具体的。但是他没有完全提出“审美意识形态”这个问题并加以论证。英国学者特雷·伊格尔顿的《审美意识形态》一书出版于 1990年,且是一本对英国经验主义和欧洲启蒙主义美学著作的评述, 与我们所提出的“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的命题没有多大关系。因此,“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确是当代中国学者的一次理论创新。


今天的小番外:今天家里来了很多亲戚。但是由于本人比较社恐,且不是那么特别喜欢和亲戚打交道,我就没怎么和他们交谈。真的社恐人真的不适合和亲戚们一起聊天儿。

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