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组 文章 相册 留言本 用户 搜索 我的社区 在线学堂 商城 购物车 支付钱包

[打卡]《尚书》——“说命”

2022-08-10 07:52:18
0
294

       王宅忧,亮阴三祀。既免丧,其惟弗言。群臣咸谏于王曰:“呜呼!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天子惟君万邦,百官承式。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禀令。”
       王庸作书以诰曰:“以台正于四方,惟恐德弗类,兹故弗言。恭默思道,梦帝赉予良弼,其代予言。”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说筑傅岩之野,惟肖。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
       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启乃心,沃朕心。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若跣弗视地,厥足用伤。惟暨乃僚,罔不同心,以匡乃辟,俾率先王,迪我高后,以康兆民。呜呼!钦予时命,其惟有终。”
       说复于王曰:“惟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后克圣,臣不命其承,畴敢不祗若王之休命?”

       《孔传》为本篇作《序》:“高宗梦得说,使百工营求诸野,得诸傅岩,作《说俞》三篇。”此外,《史记·殷本纪》亦作《序》:“帝小乙崩,子帝武丁立。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险中。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险。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故遂以傅险姓之,号曰傅说。”
       全文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是史官所写,之后是群臣进谏之词。谏词旨在要求王于“免丧”之后开口发布命令,因为这是圣明睿智之人之举,否则臣子便不知道如何行事。
       第二段,是王的答词。在答词中王指出自己“弗言”的原因,即为“以台正于四方,惟恐德弗类”。所以只能在“恭默思道”中,“梦帝赉予良弼,其代予言”。于是将梦中之人的形象,绘成图形,在四方广泛地寻求。终于在傅岩这块地方找到了相似的人,这个人就是傅说。傅说归朝即为相,武丁将其安置于自己左右,让傅说代自己说话。
       第三段,是武丁的文告。这段文告连用三个比喻,将求贤若渴,求诲若渴,求治若渴,以及对傅说倚重的心情,表达得酣畅淋漓!虽然历经千年之久,但阅读之时依然令人激情澎湃、感动不已。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切均是立足于“以康兆民”之上,不得不令人深思。
       第四段,为傅说的答词。答词言简意赅,没有庸俗的客套,虽不具深沉的内涵,却同样令人沉思。

       惟说命总百官,乃进于王曰:“呜呼!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不惟逸豫,惟以乱民。惟天聪明,惟圣时宪,惟臣钦若,惟民从乂。惟口起羞,惟甲胄起戎,惟衣裳在笥,惟干戈省厥躬。王惟戒兹,允兹克明,乃罔不休。惟治乱在庶官。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虑善以动,动惟厥时。有其善,丧厥善;矜其能,丧厥功。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无启宠纳侮,无耻过作非。惟厥攸居,政事惟醇。黩予祭祀,时谓弗钦。礼烦则乱,事神则难。”
       王曰:“旨哉!说,乃言惟服。乃不良于言,予罔闻于行。”说拜稽首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王忱不艰,允协于先王成德,惟说不言有厥咎。”

       本篇主要讲述的是傅说对武丁的进言。其内容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进言的内容很是深刻,亦十分重要。其重要的原因有三:第一,明确君、臣、民三者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君臣是统治者,而民属于被统治者。统治与被统治存在明显的不同,其目的是为百姓谋求安康。本着这个目的,王必须是圣明的君主。这个“圣明的君主”的职责就是恭敬地按照“天道”设立诸侯国及其国君以及各级各类的官吏,并且制定出正确的历法。第二,整肃吏治。“惟治乱在庶官”,由此可见,吏治与治乱密切相关,所以在整顿时要尤其严明。方法是“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第三,对天子、诸侯国君、各级各类官吏提出要求与希望。尤其是对天子的要求,天子一定要做到赏罚分明,法规的制定要圣明。总的来说,就是要求天子不可贪图享受,不可骄傲自满,不可亲小人远贤臣,每件事都要考虑周全,做到“有备无患”。这三个要点总体来说,便是为君立政之道。
       第二部分,则是武丁与傅说以对话的形式分别对上述为君立政之道说出自己的看法。武丁由衷地赞美说:“旨哉!”并认为“你所说的这些话都是可行的,如果你不能说出这些美好的言语,那么我就没有办法听到并付诸实施了”,推崇之意,溢于言表。傅说则直言他说的这些话都是“协于先王成德”,并直言“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坦诚之至,知道容易,落实起来难啊!

       王曰:“来!汝说。台小子旧学于甘盘,既乃遁于荒野,入宅于河。自河徂亳,暨厥终罔显。尔惟训于朕志,若作酒醴,尔惟麴糵;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尔交修予,罔予弃,予惟克迈乃训。”
说曰:“王,人求多闻,时惟建事,学于古训乃有获。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惟学,逊志务时敏,厥修乃来。允怀于兹,道积于厥躬。惟敩学半,念终始典于学,厥德修罔觉。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惟说式克钦承,旁招俊乂,列于庶位。”
       王曰:“呜呼!说,四海之内,咸仰朕德,时乃风。股肱惟人,良臣惟圣。昔先正保衡作我先王,乃曰:‘予弗克俾厥后惟尧舜,其心愧耻,若挞于市。’一夫不获,则曰‘时予之辜’。佑我烈祖,格于皇天。尔尚明保予,罔俾阿衡专美有商。惟后非贤不乂,惟贤非后不食。其尔克绍乃辟于先王,永绥民。”
说拜稽首曰:“敢对扬天子之休命。”

       这一篇与上一篇一样,所记载的也是武丁和傅说的对话,与上篇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上一篇的延续。其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是武丁的谈话。在这一段谈话中,武丁首先回顾自身的经历,“学于甘盘”“遁于荒野”。可是,武丁对于自己的这一段经历并不很满意,认为在学业上并不存在明显的进步。接着连用两个比喻:做酒醴的关键是“麴糵”;做和羹的关键是“盐梅”,而且用十分坚定的口吻说:“尔惟麴糵”“尔惟盐梅”。“尔”,所指的便是傅说。由此可见,在武丁的心目中傅说是怎样重要的人物啊!就是因为这样,武丁才恳切地要求傅说,希望可以对自己进行多方面的培养,不抛弃自己。并坦诚地表示,自己一定会按照他的要求做事。一代帝王在自己的臣子面前,如此虚心求教,态度又是那样的诚恳,不愧为有殷一代的名君。如此修养,如此境界,加以“伟大”二字,亦不为过!
       第二段,是傅说的答词。这一段答词的要点有三:第一,学习古人的经验。其重要性在于不这样就无法成就大业。第二,学习态度要虚心专心。因为只有这样,知识才会不断累积,品德才会日臻完美。第三,广泛招揽贤能之人,并将他们安排在各种恰当的职位上。这三点是君主治国的重要因素。
       第三段,是武丁的谈话。在这一段谈话中,武丁谈到了伊尹的言论和事迹,要求傅说具有如伊尹一般的胸怀,并且如伊尹辅佐成汤那般辅佐自己,帮助自己成就一番大事业。傅说十分爽快地答应了这个要求。这说明武丁以成汤自期而傅说亦以伊尹自任。这又是一对君臣相知相遇的典型。

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