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分裂周期为十分钟到数小时,极少数可以存活数百万年或者更长;真菌能活数小时到数十年。
有一种深海里的海绵,据说可以存活数万年。
如果你想活得更长,你可以当细菌或者当乌龟。
我们到底是像人一样活一天,还是像乌龟一样活三百年?你突然发现你很难抉择。你到底要生命的长度还是生命的丰度?真的是个难题,我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除了个体的生命周期,我们再看看组织与世界的生命周期。
朝代,一般为数年到数百年,日本是个例外,菊花王朝2600多年了。
智人已经存活超过30万年,人类文明史有5000到7000年。
地球已经有45亿年了;太阳有100亿年了;红矮星,寿命可以达到数万亿红矮星(理论值);宇宙到今天为止只有138亿年的历史。
这就是我们关于生命长度的一些从小到大的数据。一看就知道,我们真的很珍贵。世界最大的奇迹,不是我们的宇宙,而是人,是智慧生物。
这样一来,生与死最后会变成一种视角。从生与死的视角看问题,它会变成我们的方法论,变成我们的工具。
首先,我们的认知基础是生命是有限的。这是个事实,我们必须接受。
在生命有限的情况下,我们的行动法则是活在当下,抓住当下的每一天。要把这一世活好,就必须把这一天活好;要把一天活好,就必须把这一分钟过好。
生命有限,活在当下有两种生命,一种是败坏的生命,它没有崩溃,但它败坏掉了;一种是没有败坏、欣欣向荣的生命。
我们渴望过第二种生命。我们也必须假定还有无限的东西,所以必须跟无限融为一体。我们必须突破有限,超越有限,升华我们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