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组 文章 相册 留言本 用户 搜索 我的社区 在线学堂 商城 购物车 支付钱包
全部

[坡仔跟你一起阅读好书·第六十八期]《反本能》Part 2——第三章 沟通的艺术:怎样才能好好说话

苏东坡忠实粉丝
发表于 2021-09-20 09:32:10

       为什么改变很难发生?为什么我们经常重蹈覆辙?人为什么喜欢待在舒适区?我们为什么对很多事情习以为常?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走向卓越?

       答案是:“本能!”

       “本能”来自基因的硬连接,它们对我们的生存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人类大脑约有八成神经元位于小脑仅有不到两成在皮层区域,这意味着我们的大多数行为来自原始的本能,而非理性思考的结果。

       本能虽然可以让我们用极为微弱的线索觉知到危险,但是却无法让我们更好地看清自我和事物。而对自我和事物的探索,需要我们反抗本能的直觉和思维。

       本书正是以“反本能”作为着力点,对自我行为和思维的改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当战胜潜意识里美化自己的本能时,我们才能更好地正视自己的不足;

       当战胜攻击的本能时,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

       当战胜狭隘的本能时,我们才能看见更加真实的世界,洞悉事物本来的样子......

       只有通过反本能的思维方式,我们才能从已经习惯的表象中看到事情的真相,才能对抗阻碍我们提升的习以为常。

       越能够反本能的人,往往也越能从优秀进阶到卓越。


卫蓝◎著


​​Part 2 反本能之群体接触——让自己成为高情商的人

​第三章 沟通的艺术 ——怎样才能好好说话

       我们通过沟通表达自己的观点,去解释、期望或者评价。沟通能够让我们学习到不同的思想,但是如果双方在交流过程中缺乏足够的信息沟通,或者表达上让人难以接受,就很容易产生不必要的误会。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一场有益的沟通呢?


【拒绝抬杠——怎样改掉爱争辩的坏毛病】

       任何人都会生气,这也很简单,但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场合,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愤怒,这可不简单。 ——亚里士多德

       世界因为每个人的不同而多彩,但是世界也因为每个人的不同而充满争执每个人都希望被理解,每个人都希望被尊重。而这又非常难以实现,当我们觉得不被理解时,我们就会去解释,去争取。但是,对方却有着迥异于我们的想法。那么,讨论也就容易升级为争执。

       究竟,我们为什么会与别人产生争执呢?

       1.自尊的保护需求

       每个人都有自我形象维护的需求,抬杠的原因之一是为了维护自我形象——我不比你差。心理学上,有一个自我服务偏差的现象,也就是每个人都会美化和抬高自己。

       有过这么一个实验:询问司机群体驾车技术的自我评价,结果只有1%的人的回答是低于平均值的。可见每个人在潜意识里是多么看重自己的形象。

​       抬杠本质上是一种相对的自我拉升,在争夺话语的控制权,属于竞争的一种。当我们在争论中获得主导权时,我们会认为获得了胜利,有时我们甚至会为了反对而反对,背离一开始讨论的初衷,只为获得自尊心的满足。


       2.宣泄需求

       语言暴力也是暴力的表现形式之一,而暴力的宣泄能够获得跟其他本能欲望一样的快感。奥地利生物学家洛伦兹(K.Z.Lorenz)在《论侵犯》中写道:“侵犯性具有自身的释放机制,与性欲食欲等本能一样都能够引起特殊的快感。”

       人也是一种动物,在进化中也保留着许多的原始兽性。暴力的释放之所以能够带来快感,是因为它经常与资源的掠夺有关,无论是竞争配偶,还是捕食。所以,人是有暴力宣泄的需求的,在形式上分为内侵(自我伤害)和外侵(伤害他人),如果过于压制自己的本能,也可能会导致一次性爆发,而一次性爆发的人更可怕。


       3.认知域交集较小

       我们对事物的认知不仅取决于客观情景,还取决于我们如何对其进行主观构建。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每个人对事物的构建基础都是自己的经验和知识。

       两个人的知识面就像两个思维集合,他们存在交集,但是更存在差异,如果双方不站在对方的立场和经验考虑问题,那么这样的抬杠只会增加双方的矛盾。


       讲完了我们抬杠找茬的原因,那么我们也分析一下,如何才能解决爱争辩的问题呢?

       1.增加共同视域

       在辩论的过程中,尽可能在说一个观点前,增加自己的前提,告诉对方自己观点的背景和基础。同时,也尽可能问清楚对方的观点基础和背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多问一句“我不太明白你为什么这么说,能再解释一下吗”,这也给了双方讨论缓冲的时间,以减少不清醒。

       记得电影《搜索》里面的叶蓝秋(高圆圆饰),她因得病而绝望,没有亲人只想借老板的肩哭一下,不巧老板娘来了正好撞见,被称为小三。她坐公交车时感觉太疲惫了,没有让座又被记者报道,变成人人皆知的“不让座墨镜姐”,最后跳楼自杀......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与他人有更多的共同视域,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指责和责怪了。而自己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如果能够增加自己与对方的共同视域,那么就能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观点和行为,这样也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争执和抬杠行为。


       2.提高自尊水平,懂得自嘲

       高自尊的人更容易表现出攻击性行为,也更容易对别人的语言产生错误编码。因为他们能够维持自尊的方式比较少,只能通过抬杠和攻击性等所谓“战胜对方”的方式来相对提高自己。

       如果我们是这类人,那么就要学会提高自己,其中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学会自嘲。自嘲是自我接纳的一种表现,能够较为坦然地面对自己的不足。这也是一种高情商行为,证明了我们有一定的自我认知,知道自己的一些不足并且能够接受。

       加林斯基(Galinsky)发现,当我们主动将贬低身份的词语用于自己身上时,我们会产生更多的“权利感”,缓解自己的不愉悦。另外,如果能够很好地接纳自己,能够接受自己的不足,也会慢慢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自尊,什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从而减少抬杠争执行为的发生。


       ​3.明确争辩的目的

       有一天你想出门,你母亲觉得外面很冷,想要你多穿一件大棉袄,而你觉得棉袄太厚,怕待会运动过热,你执意不穿。于是你母亲说了句:“不穿就不准你出去。”可能一开始是交流,慢慢就变成了争执。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呢?这是因为,我们在沟通过程中,区分了自我与母亲的关系,甚至形成了对立。这个时候,在交流的过程中,变成了双方互相争执的模式(A→B),而不是双方一起解决问题(AB→问题)。

       在沟通中,关系一旦形成对立模式,我们就会排斥母亲的各种建议。母亲则会为了维护权威形象,与我们展开“拉锯战”。而如果共同立场是去面对问题,就好办得多。

       当母亲希望自己多穿一件外衣再出门时,你可以加一句:“妈妈,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不过我一会儿可能要运动,会流汗,所以就不穿了。”母亲也不会感受到立场的对立,也就不会有太多的想法。

       所以,我们在沟通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能为了反对而反对。这并无益于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引起一场不必要的争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多用“我们”,少用“你”,让对方感受到你们处于同一立场,是在一起解决外部问题。


       4.合理宣泄

       争辩是暴力的宣泄方式之一,也不应该完全摒弃。我们也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小两口经常吵架却没有离婚,但是模范夫妻却因为一次小打小闹而分开了。因为争吵也是交流和沟通的一种方式,本质上也能够增加双方的需求了解。

       ​另外,争解也能够合理发泄个人的暴力行为,避免长期积压造成一次性爆发。所以,适当地与他人争论是有益的,但是人身攻击以及粗话则是应尽可能 避免的。这样也才能是一场互益的争论。 


       5.控制音量

       当一只狮子进入另一只狮子的领地时,狮子之间在打斗前会互相嘶吼,通过气势吓跑闯入者。同样,人类也有这种行为机制,想通过加大音量,在气势上让我们的反对者屈服。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做法往往都是失败的。这是因为,加大音量会让对方感受到你的侵略性,从而产生排斥心理,为了维护自身尊严只能反击,让争论变成争吵和抬杠。所以,自己也应尽可能控制音量。

       我很喜欢孟非的一句话:“当我们开会在争吵时,别人之所以愿意听我的建议,是因为我说话非常小声,别人总是不得不停下争论问一句:他刚说什么了?”

       用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做总结就是:没有完美的事物,那么它存在的不足只要有心,就可以用它的不足来跟你争论甚至攻击你。同样,也不会有绝对正确的观点,抬杠不会有真正的胜利。



【为何家会伤人——如何与家人亲密相处】

       有的时候,经常与父母争吵不是我们的错。毕竟,父母是一个不用通过考核就能够做的“职业”,本身质量良莠不齐。不过,我们对自己的反省也不能少,否则我们可能是下一批质量不合格的父母。

       那么,为什么有些同学可以和老师同学相处得更好,而与父母有更多的争吵呢?

       1.亲情的分离性

       在动物的世界里,许多动物长到一定年龄就会被父母驱逐离开,逼它们走向独立,有的动物甚至刚刚出生,就会被父母“抛弃”。人类作为进化的产物,也留有这样的进化遗迹。

       亲情的天然属性是分离,在青春期与父母的争吵,实际上也是到了我们独立的年龄,父母在履行进化的使命,也就是“赶我们走”,驱使我们走向独立。

       然而,因为现代社会过多的保护,大多青少年本身的自主能力没有得到完善,尤其是经济方面。“我长大了”和“你长这么大了”是争吵时双方经常出现的敏感词。

       ​我们年龄与能力的不匹配,也导致了我们的独立性缺失。我们想独立,但是却不得不依附于父母,这是我们的内部矛盾。


       2.控制感

       我们对环境的安全感知是建立在对环境的控制感上的。如果我们能够确定环境都是可控的,那么我们就会有更加愉悦的心情。如果环境中存在不可控因素,那么我们就会有较高的生理唤醒。

       就像原始人不确定草丛中是否有狮子一样,需要保持“警戒状态”,这个时候,在较高生理唤醒状态,人对环境也有更多的不信任,很容易与他人发生争执。

       我们与父母发生的争执,大多是“控制权”的竞争。当我们长大了,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我们需要对自我的控制权,但是父母保留着原先的习惯,依然保持着之前对我们的指导惯性。

       一般来说,父母控制欲越强,越容易与孩子发生更多的矛盾。因为孩子的控制领域被过度压缩,会产生很大的反弹,进而养成较为叛逆的性格。


       3.积累与超限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源,但是矛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一定量变之后的表现。

       当我们感到疲劳时,其实身体在之前就已经消耗了非常多的能量,也积累了很多“毒素”。同样,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时,我们在之前也积累了很多争吵的“材料”了。

       所以,我们与父母的矛盾是因为一件一件琐事所叠加起来的爆发,就像社会资源流动性受阻慢慢静止时会产生社会叛乱一样,我们也会因为琐事一点一点积累,加上宣泄受阻而爆发。

       ​4.信息流差异

       以前我们都说代沟,现在开始讲“年沟”了。我们所能够接触到的信息会形成我们的观念,而父辈与我们所获取的信息差异度相对比较大,这就导致了我们观念不同。并且,随着网络信息变化的加速,这种观念和价值倾向的差异越来越大。

       你觉得是对的,他觉得错了;你觉得好的,他觉得坏。而相对来说,老师的思想较为开放,能够接触的信息与我们有更多的重合,同学朋友则是年龄相仿且有经常性的沟通,他们与我们的信息流有更多的相似性,所以更能理解你的想法。

       另外一种信息差异就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父母也不是我们,他们不能够完全感知我们的需要。他们觉得外面天冷我们需要多穿点,但是我们觉得还行,怕不方便不想穿。我们也不是父母,不总能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然后就开始了拉锯战。


       5.社会形象成本

       狮子如果遭到群体的排斥而落单,往往意味着死亡。人类如果遭到群体的排斥,虽不至于死亡,但是资源的获取难度会加大,保护自己的能力会降低。

       所以,人会很在意自己的社会评价,在群体面前,我们会更加在意自己的社会形象,所以我们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更有礼貌的行为,并且更懂得克制冲动。

       如果家庭中父母心中的孩子是正面的,积极的,那么他们就会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他们会做更多的形象管理,让自己的行为趋向这个形象。

       如果他们的形象在父母心中的比较差,那么他们就更不会在意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形象的影响,因为在父母面前,他们维系社会形象的成本很低。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采用对抗的方式,他们没有需要维护的形象,因此其他方式让他们觉得“吃力不讨好”。


       讲完了父母与孩子的矛盾产生的一些原因。作为一个过来人,我也分享一些与父母积极“抗战”的经验。

       1.释放引导

       人类攻击性分为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攻击性与其他人类本能一般,都会引起快感。如果我们长期压制攻击性,会对身体产生较多伤害,甚至产生更大的破坏性。

       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很喜欢养小动物,我去他家的时候,他告诉我他养过很多次仓鼠,大多都很喜欢咬人,他喂食和抚摸它们时受了几次伤。我建议他在笼子里放一些仓鼠的玩具。一段时间之后,仓鼠变得温和多了。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仓鼠也有攻击的本能,如果没有东西给它们宣泄,无法磨牙,无法玩闹,它们的攻击性就会一直积累着。所以,小时候对孩子进行各种限制,不让孩子出去玩的家庭,孩子也更容易产生叛逆。

       就像经常生小病的人反而不容易生大病,经常小吵小闹的两个人关系也不会很差。因为争吵也是一种沟通方式,而沟通是了解对方需求和相互磨合的办法:所以,不用太害怕争吵,那是一种释放和促进。

       我们更该考虑的是,如何进行不伤害彼此的有效争吵。比如,清晰界定问题,不要人身攻击,不要“炒冷饭”,不要想着说服对方等。其中的细节,大家可以自己去思考。


       2.远离应激源

       哲学上认为,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同样,争执也是一种矛盾,缺少了一个对象,争吵就难以进行。而应激源的一直存在更容易对我们的情绪做直接的反馈,从而更加极端,越吵越凶。

       如果想要减少自己的愤怒,最好是暂时离开应激源,也就是在争吵时,主动离开阵地,克制住反击。人的愤怒情绪具有应激性,在初期的破坏性很大、可能10秒左右的冷静,就能减弱很多。

       暂时离开“阵地”可以让自己愤怒的破坏性降低,也能让双方得以缓冲,减少情绪化反应并整理思路。


       3.写争吵总结

       总结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错误。学生时代,那些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大多有自己的错题本。而在生活中,如果想要让自己减少与身边的人发生过多的争执,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经常性地总结自己的争吵经验。

       比如记录自己是否进行人身攻击了?是否是由于自己没能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是否自己“信息编码”错误了?诸此种种,都用笔记或者日记的形式记下来,相信长久下来会对自己有很大的提升。

       一个人能够成长得多快,部分原因取决于他的经历和学识,但是更取决于他对事物和场景的反馈能力。能够及时反思自己,并在以后少犯错误。

       如果想要让自己进步更快,那就需要不断地给自己反馈。做笔记和写日记是最好的反馈方式。


       4.赋予孩子/家长良好形象

       前面也说到,如果我们赋予孩子/家长较好的社会形象,那么他们就会表现出更多的友善行为。外在评价是会影响内在思维的,我们都倾向于成为别人希望我们成为的那种人。

       ​所以,尽可能真诚地去夸赞孩子/家长,是减少争执的办法之一。当孩子家长感受到自己的行为与他人对自己的认知标签不协调时,他们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

       亲情像空气,我们不会特意感知它的存在,但父母对我们的作用却如同空气般重要。

       所以,我们有必要多学一些交流与沟通的知识,年轻时做个合格的孩子,有孩子了做个合格的父母。



【善意的释放——如何更好地与别人聊天】

       我们不学气候学,也可以知道天黑要下雨。不学销售技巧,也可以去说服。但是,那样做的出错率比较高、效率也会比较低。同样,不学习聊天技巧,也可以跟人正常地聊天,但是学会了,能让人更容易喜欢你。

       那么,怎样才能够更好地跟别人聊天,并增强相互之间的好感呢?这里我们大致讨论一些基本策略。

       1.调整心理距离

       心理学上有一个关于我们在有限空间的反应的研究:我们在升降电梯中经常会无意识地向上看(当时还没有手机)、看到别人的眼睛也会更加不安,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空间太拥挤了。

       在进化过程中,除非确定是安全的,我们才会与他人靠得很近,但是现在旁边的人不确定是否是安全的,那么近的距离会让我们产生来不及“反应”的感觉,从而感到不安。这是心理距离在空间维度的表现。

       那么,怎样确定他人的空间心理距离呢?

       心理学家爱德华·霍尔(EdwardTHall)对此曾经做过研究,并且得出结论。他认为,人们的亲密距离一般为0到0.45米,个人距离是0.45到1.22米,社会距离是122到3.66米,公众距离是3.66米以上。其中,0.45到1.22米是我们与他人沟通时的一般距离。

       而具体的数值,可以观察自己向前是否会引起对方不自觉地后退。如果是,那证明在这个距离内,对方对你还没有建立起安全感,你也不要侵犯进去、否则很容易激起对方的生理应激。

       心理距离在情感上的表现是,你可以讲什么话题。情感心理空间距离很小的人,他们的话题往往更加“污”一些,会经常性地互黑。

       比如说,你最好的朋友也会经常性地黑你,而你不会介意,因为你们的情感心理距离小,都是确认对方是安全的,无恶意的。但是如果双方还没有确定对方是否对自己有隐形威胁,就聊一些相对有戏谑性质的话题,那么很容易不欢而散。

       所以,在聊天过程中,要尽可能确定自己和对方的空间心理距离和情感心理距离。直到双方对对方有基本的了解,并建立安全感后,再进行适当调整。


       2.学会具体性赞美

       赞美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但是实际上很多人都不是很会用。那么,怎样才能够更好地去赞美呢?我觉得首先要符合事实,看到有才说有,那是对双方的基本尊重。

       另外就是,赞美的具体化策略。与平淡的描述相比,我们更喜欢去捕捉那些美丽而生动的语言,我们也更乐意接受那些生动语言所描述的内容。

       人的大脑是非常容易受可视化信息影响的,我们的赞美更加具体和有细节,那么对方会觉得更真实,而且会觉得你是一个很用心的人。

       一个漂亮的女孩被人夸漂亮是经常的事情,你再去夸漂亮对她心理的边际作用是非常弱的,你可以尝试寻找对方其他闪光点,比如说,手指很纤细,锁骨很性感之类的。那样的夸奖也更有水平。


       3.学会提问

       “A:你吃了吗?

       女神:吃了。”

       ......

       上面这类对话是不是很熟悉呢?然后接下来就是无边无际的冷场了。

       其实,这种情况之所以会发生,主要是因为提问没有策略,我们应该尽可能提问方向性的问题,而不是选择性的问题。甚至可以直接提问假设性的问题。

       至于怎么问,要根据对方的社会角色和性格区分。但是提问的问题不要太烧脑,一旦烧脑了,对方敷衍你的可能性就很大。

       你看到一个护士感觉挺有爱的,想要过去聊几句,寒暄几句,你就说:“我感觉你们医院挺不错的,你觉得怎样?”对方说:“还可以啊。”然后她继续忙她的,只留你继续在风中凌乱......

       这是因为对这样的提问,如果对方认真回答的话,她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去组织语言和搜索论证的信息,所以就感觉回答这个问题的成本太高了,于是索性说“还可以”,就不用那么烧脑了,还可以做自己的事情。

       其实你可以这样说(不做参考):“听说,护士都喜欢医生,这是真的吗?”其实,提问最好让对方对你的问题感兴趣,并且不觉得烧脑。建议大家去看尼尔·布朗(Neil Browne)的《学会提问》和斯科特·普劳斯(Scott Plous)的《决策与判断》。


       ​4.行为和情绪的自我调控

       行为和情绪具有感染性。生活中,我们看到别人打哈欠,也很想打哈欠。这个现象的其中一种科学解释是,我们大脑中存在一种模仿他人行为的神经元——镜像神经元。我们很容易受到周围人行为的影响。

       电视里经常出现的罐头笑声的配音用的也是我们情绪和行为容易受到感染的心理学效应。如果我们忽略那些笑声,认真去听那些娱乐节目的内容,你会发现,其实那些笑话很尴尬。

       但是,节目组通过笑声噪音,削弱了我们对内容的判断力,也利用了我们的镜像神经元的工作原理,让我们觉得这个节目有意思。

       而在交流过程中,如果我们动作显得懒散,对方也会受我们的影响而进行消极反馈。在交谈过程中,如果我们显得很拘谨,对方也会变得小心翼翼。

       所以,我们在交谈过程中,应该尽可能保持自己较好的精神状态,对方也容易受到我们的感染,对我们也抱以积极的回应。所以,如果希望对方能够有更多的反馈,就不要让自己显得过于拘谨。


       5.增加熟悉感

       人们倾向于喜欢熟悉的东西,熟悉在我们潜意识意味着更多的安全感。冬天里兔子出来觅食时,喜欢走留有自己脚印和味道的路,因为它们知道上一次走这条路没有危险。

       人类也是如此,倾向于喜欢熟悉的道路。通过增加熟悉感,能够有效地减少与对方的认知隔阂。就像鲁肃见到诸葛亮的时候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是你哥哥的朋友(大意如此)。目的也是为了增加熟悉感。

       在交谈过程中,我们可以寻找与对方相似的地方来增加熟悉感,比如说都是广州人,或者毕业于同一个学校,通过寻找地缘和经历的相似性,带来熟悉感。

       除此之外,观点相近也能够增加熟悉感。当对方表达与我们相似想法的观点时,我们可以表示更多的认同。当彼此之间的熟悉感建立起来后,才有机会进行更多的相互了解。


       6.克制过强的表现欲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级理论,我们每个人都有被认可和肯定的需求。我们希望自己的观点被认可,我们希望通过分享让对方觉得自己渊博。

       但是一个人表现出过强的表现欲,也会表现出较强的隐性攻击形态,比如贬低他人。这样,就会让对方觉得你没有安全感,从而适当地对你保持警戒和距离。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喜欢“过度自我卖弄”的人的原因之一,因为很多人的“自我卖弄”建立在诋毁和贬低他人之上,或者让别人感到自己很蠢。

       适当表明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很有必要,毕竟信任的建立需要相互的表露。但表露不是一味地单方面强调自己的诉求,更没必要一开始就出“王炸”。有所保留,对方反而可能被你激起认知闭合的需求而追问,也就是成功激起对方对你的兴趣。


       7.尽量让对方表达

       如果对方与我们交流,能够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尊重与重视,那么对方也会更加乐意与我们交流。

       如果对方希望我们能够给予对方更多的关怀,那么当他找我们诉说时,我们也应该尽力让其感到温暖。在与人交流过程中,尽可能让对方表达本质就是让对方建立表现欲的满足机制和寻求安慰的代偿机制,如果能够结合固定时间​点,那么就更容易增加对方与我们交流的好感。  

       但是,真正的沟通和交流中最重要的,还是真诚。不真诚的话,再多技巧也是徒劳。



【自我实现预言——肯定别人是高效的建议方式】

       我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因为没有注意到室友在睡觉,看视频的音量比较大吵到了他。他并没有直接对我说你视频声音太大了,关小声点,而是用带着睡意的声音说:“XX,你作为一个高情商的人,我要睡觉了......”我回头看到他躺在床上就明白他要表达什么了,于是对他笑了笑,戴上了耳机。

       还有一次,期末我们到图书馆临时“抱佛脚”,一对离我们不远的情侣吵了起来,非常吵闹。我同学觉得影响不好,他过去也不是直接说他们的行为影响到几十个同学学习了,而是对那个女的说:“我们都是有素质的大学生,请注意一下自己的行为。”

       他之所以能够让人更愿意接受他的建议,实际上是因为他利用了心理学上的自我实现预言--我们对别人的心理预期会让对方产生往这个方向发展的倾向。

       社会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

       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准确性。事实上,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

​但是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这就是自我实现预言的威力,罗森塔尔将名单提交后,老师们对学生们产生了积极的心理预期,并且反馈以这些学生积极的行为和态度,让这些学生感受到鼓励和支持,进而变得更加积极和自信。

       同样,如果我们想要别人在不良习惯上有所改变,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式去让他们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当我们想要让自己肥胖的老爸减肥时,我们不应该对他说:“老爸,你太胖了,再这样下去对身体不好,你需要减肥。”这样,只会让老爸固化自己是“肥胖”的形象,反而更难以行动起来。

       如果想要让自己的父亲更好地改变,我们需要不断提醒的是:“老爸,我觉得你挺会养生的,如果能够把身体养瘦点就更好了。”这样就不会让他产生与减肥相矛盾的“肥胖形象”,反而潜意识里激发他追求健康的形象,进而做出与其形象一致的行为。

       “自我实现预言”在儿童身上效果最为明显,因为儿童时期是我们模仿力和表现欲最强的人生阶段。一旦我们给孩子贴上一个“标签”,他们就会给自己做形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标签内容相近。

       所以,当孩子做错事时,那些经常被孩子批评“你怎么那么不乖”、“你怎么那么笨”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也会朝着他们的“预期”发展,进而造成一个恶性循环。

       积极心理学创始人克里斯托弗·彼得森(Christopher Peterson)在其著作《积极心理学》中说道,积极的语言和情绪能够扩宽孩子的思维和提高他们的创造力。相反,过多的负面评价,会让孩子发生思维的“窄化效应”。

       一项关于贫穷对个人发展的长期研究发现,贫穷家庭的孩子接收到的词汇量是中产以上家庭的一半,而接收到的负面语言则较之更多,而这可能是造成下一代贫穷的原因之一。

       所以,想让身边的人听进我们善意的建议,并且变得更加积极和友好,我们可以用“自我实现预言”的心理学技巧,给他们贴上积极的标签,让他们朝着这个标签发展。

398 0

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