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组 文章 相册 留言本 用户 搜索 我的社区 在线学堂 商城 购物车 支付钱包
全部

[坡仔跟你一起阅读好书·第六十期]《反本能》自序 走出生活舒适区,挑战未来无限可能

苏东坡忠实粉丝
发表于 2021-09-12 08:48:32

       ​为什么改变很难发生?为什么我们经常重蹈覆辙?人为什么喜欢待在舒适区?我们为什么对很多事情习以为常?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走向卓越?

       答案是:“本能!”

       “本能”来自基因的硬连接,它们对我们的生存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人类大脑约有八成神经元位于小脑仅有不到两成在皮层区域,这意味着我们的大多数行为来自原始的本能,而非理性思考的结果。

       本能虽然可以让我们用极为微弱的线索觉知到危险,但是却无法让我们更好地看清自我和事物。而对自我和事物的探索,需要我们反抗本能的直觉和思维。

       本书正是以“反本能”作为着力点,对自我行为和思维的改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当战胜潜意识里美化自己的本能时,我们才能更好地正视自己的不足;

       当战胜攻击的本能时,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

       当战胜狭隘的本能时,我们才能看见更加真实的世界,洞悉事物本来的样子......

       只有通过反本能的思维方式,我们才能从已经习惯的表象中看到事情的真相,才能对抗阻碍我们提升的习以为常。

       越能够反本能的人,往往也越能从优秀进阶到卓越。


卫蓝◎著


​自序 走出生活舒适区,挑战未来无限可能

       生物学家拉马克认为,生物的进化应该包含两个方面:垂直进化(由简单到复杂)和水平进化(多样性的进化)。人类的进化过程也是如此,垂直方向上从简单无序变成复杂和有组织;水平方向上从相似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比人与猪的差距还大”。


【一些跟不上进化的本能】

       在演化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与我们的本能对抗。大多数动物想要生存,就不得不改掉慵懒的本能,让自己跑起来,去躲避天敌或者猎取食物。狼为了更好地生存,相互之间选择合作,让出部分食物,克制自私的本能;人为了更好地生存,制定了文明的规则,克制了厮杀的本能。

       然而,生物进化的历史并没有很大程度上改变生存的基本机制。

       正如英国神经科学家约翰·休林斯·杰克逊(John Hughlings Jackson)在100多年前就已经意识到的,物种在原有旧脑的基础上形成了精细的新脑系统。而旧脑作为基础则更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行为。换句话说,我们的大多偏好和做出的选择更多地源自于我们的生物性。

       ​比如说,男性倾向于选择外表较有吸引力和身材比例感较好的女性做配偶,因为他们的生物性意识认为,这样的女性更有可能繁殖出较为优秀的后代。而女性则倾向于选择高挑和强壮的男性作为配偶,这样才能给她们以足够的安全感,因为这样的男性看上去更能够捕获到猎物和战胜侵略者。

      再好的法律,也无法停止所有犯罪;再好的个人,也会犯错。因为人的本能之一就是野蛮,而历史上也有无数次野蛮战胜文明的先例。重力作用让每个物体都掉到地上,而人的本能也是如此,它会让我们走向一种原始和野蛮,一种下落态的生活。


【人为什么更高级】

       而演化的大方向则有秩序性和反本能的特点。

       比如说,及时享乐是生物的本能。动物很少做那些短期内看不到收益的事情,因为动物的本能就是及时享乐,而人类相对于其他动物更为高级,因此人们也愿意为了长远的利益而克制自己享乐的本能。

       在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的《人类简史》中也有写道:“人类之所以能够实现数万甚至数百万人通力协作,而一些动物只能形成几十或者上百个单位的社群,是因为人类是所有生物中,唯一能够相信“虚构信念’的物种。”

       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够更好地克制自己的本能,为长远的利益着想。如果一个人不能很好地克制自己的本能,那么他更像是在退化,在水平进化中处于劣势,他也就更容易被这个社会所淘汰。这也是战胜本能的重要性--越是能够克制本能的生物会更高级一些,越是能够克制自己本能的人往往也更优秀些。

       尽管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的生物本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生存指导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缓慢的进化已经跟不上现实的步伐。如果我们再用我们的本能去面对这个变化越来越快速的世界,那么我们可能就会慢慢被淘汰。

       因此,要想让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那么就需要战胜更多跟不上时代的本能反应,让自己不再用低效的方式去适应和学习;不再让愤怒冲昏头脑;不再被直觉遮蔽双眼。


【卓越之路的“本能阻碍”】

       那么,我们该如何开展一场“反本能”战争,让自己在水平进化中有更多的优势,变得更卓越呢?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希望自己能够变得更加美好和优秀一些。比如减少自己的一点小赘肉,让自己看上去更健康,让自己的成绩更好一些,或者希望改变羞怯的性格,让自己敢于去表达。

       但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没有办法实现自己的愿景,否则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对生活有那么多抱怨和不满了。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影响了我们走向卓越呢?


1.阻碍我们走向卓越的第一个因素:认知模式的稳定性

       俗话说“三岁看八十”,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我们的行为模式就已经被外界环境培养起了一个较为基础的模式,作为我们后期认知事物的模板。当我们遇到相似的场景时,我们便会提取以前相应的行为作为反应。

       也就是说,当我们面对一个事物时,我们的行为都会经过一个“图式”,而改变的本质则是换一个“图式”。但是这个过程非常困难,因为这个图式已经伴随了我们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且年龄越大,“图式”印刻越久,改变的难度也越大,所以我们也能理解为什么我们的父辈相对来说比较固执一些。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听到“首因效应”,我们可能会因为对方给我们一开始留下的好印象而认为对方不错,后期即使对方犯了错误,我们也更倾向于认为这只是偶然。

       实际上这也是因为我们的“心理图式”比较难改变的原因。 我们会将第一次与对方接触的印象当作我们认识对方的“心理图式”,思考关于对方的问题大多会经过这个图式,也就是倾向于往最开始的印象的方向上去想。

       其他方面也是如此,为什么我们对“第一次”的印象都非常深刻呢?因为我们已经将“第一次”所经历的事情当作我们认识这类事物的“心理图式”,当我们遇到相似的事物时,我们会通过这个“图式”去做反应。改变之所以困难,就是因为“图式”的本能很难被改变。


2.阻碍我们走向卓越的第二个因素:急功近利

       有些时候,我们让自己变得优秀的办法本身没有问题,但是我们可能在付出的过程中,在看不到想要的结果时,便会选择放弃。

       比如说,一些人想要减肥,坚持了三天的运动感觉没有效果,觉得自己的方法有问题,不断调整不断修改,反而让自己疲于变化而消耗更多的能量,不利于我们想要的改变。

       记得以前一个朋友告诉我,她上学的时候有段时间非常努力地学习英语,但考试结果总是不理想。后来,她索性将重心放在其他科目上,这个时候她的英语成绩反而突飞猛进。看上去感觉反而是“松懈能够提高成绩”。

       事实真的如此吗?不是的,因为我们的收益都存在滞后性。改变并不会立刻发生,而是需要时间的累积才会出现效果。当自己开始放松的时候,以前的积累反而开始出现了成效,但是这个时候我们以为是我们“玩”的状态带来的。

       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们侧重的思维都是“同时性”,我们看到的事物是以光速传递到我们的视线中,我们的感觉是以光速传递到我们的大脑,以至于我们觉得生活中的大多数事物到被我们感觉到是同步发生的。这就造成了我们思维的“短视偏向”——无法立刻看到成果,我们就会对可行性产生怀疑。

       但是,与我们的感官相反,我们的付出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才会体现出来,我们称之为“效益滞后性”,这与我们的思维惯性相悖,所以当我们付出不能很快出现我们想要的结果时,我们就会倾向于怀疑和放弃。

       因此,很多人没能在正确的路上坚持到成果出现的时候,也与优秀无缘。


3.阻碍我们走向卓越的第三个因素:一直停留在舒适区

       足球运动员会被要求用反脚踢球,或者以最快速度跑完全场。但是足球爱好者则没有教练强迫,他们更倾向于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去踢球,他们只是享受这个过程。

       后者就是在自己的舒适区去行事,所以他们的球技进步水平也更有限。而足球运动员则是被要求用各种不舒服的方式去踢球,虽然感觉挺折磨人的,但是他们也因此变得更优秀,进步更大。

       生活中也是如此。我们更多地会用我们习惯的方式去学习、去工作,但是这很难让我们进步。这就像一道数学题,可以有很多种解法,但是我们一直用自己最熟悉的解法去解题,直到有一天自己的解法行不通了,但是自己并没有在日常的练习中学会其他解法。

       所以,我们也不奇怪为什么有的人有十年工作经验但是却还没有成为专家,因为他们并没有积累十年的经验,而是同样的经验用了十年。当遭遇瓶颈时,他们又没有其他特长,于是只能一直停留在自己的层级中。

       大多数人不愿意离开舒适区,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离开舒适区往往意味着短期的效能降低。就像左脚踢球的运动员一开始会踢不好一样,用别的方式解数学题会花费更多的时间。

       所以,在这个过度注重效率的社会,人们更难有精力去试错。用熟知的方式去完成任务,虽然速度能够更快,可是这并不利于一个人的成长,不利于一个人走向更优秀的水平。

       凡此种种,走向卓越的过程充满非常多的阻碍,大多数人的“优秀之路”往往都会以失败告终。


【“总有人会赢”】

       不过,走向优秀的路虽然有很多本能障碍,但是依然有非常多的成功者。他们的经验也可以帮助大家提高自我改变的成功率。

       也有一些心理学家通过大量实验,找到影响我们改变并变得更优秀的因素,告诉我们改变的策略。我们的改变历程,更像是现在的自己与过去的自己博弈。

       我们想要战胜过去的自己,我们需要知道对手的下一步棋。当我们知道过去的自己下一步棋要怎么走时,我们就能根据他的方式预防性修正,达到战胜自我的目的。

       绝大多数人缺乏的不是战胜慵懒和胆怯本能的勇气,而是改变的技巧,而这才是走向卓越的关键。

       ​这本书的目的正在于此,它更注重于启发性。一些书告诉大家战胜拖延可以用“番茄工作法”、心理奖惩等方式;大家想要变得会沟通,他们就告诉我们要多去赞美,多尝试。但是他们很少告诉大家,为什么可以这么做,这么做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这就像告诉我们一道数学题怎么做,我们不知道原理,遇到它的“变形”我们可能就会束手无策,更不用说自己去做方法的创新了。

       而这本书不仅给出了很多具有实操性的方法,而且尽多地解释一个行为产生的原因和背后的根本。让大家不只局限于这本书的方式,而是可以根据原理去寻找更为适合自己的改变策略。

       我也清楚,很多人在互联网时代看的文字大多是文章的类型,它们更短更精悍,虽然能够快速让我们获得很多零碎的知识,但是我们的耐心也在这种状态即在越来越多偏娱乐和短小的文章阅读过程中,慢慢被消磨。看到有用的东西很多人不是认真看完,而是收藏起来等有空再去阅读,但是却很少打开自己的收藏夹。

       所以,我希望大家阅读这本书时,能够真正耐下心来,不要像浏览网文那样没有深度地看完。因为只有耐下心来,才能够让自己进步得更快一些。李小龙也说过,“我不怕会一万招的人,我只怕一招练一万次的人”。如果没有深度思考和训练,那么学到的东西也很容易只是“花拳绣腿”。

       我们在用手机阅读的时候,并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因为手机对我们的“心理唤醒”更多的是社交性和娱乐性。也就是说,即使我们认真地用手机阅读,我们还是带着社交和娱乐的情绪和知觉,这样做不利于获得更为深刻的知识,这种状态的知识吸收效率并不比边吃饭边阅读高。而纸质书的阅读模式相对来说,对大多数人更为高效,因为我们对纸质书的知觉带有更多的学习性。

       另外,“干货”始终没有“鸡汤”那么容易让人接受。用一个朋友的话讲就是:“鸡汤”它更像是色情按摩,你哪里舒服它就按哪里;而“干货”它更像正规按摩,你哪里不舒服它就按哪里。

       “鸡汤”读起来会爽,也能够“饱腹”。但是它可能并不会让自己更“健康”,让自己变得更美好。而“干货”读起来让人觉得很烧脑,但是它却能够让一个人变得更加完整。

       虽然这本书为了实现科普性和体现实用性,在专业性方面有所调整。但是它依然是“干货”类书籍,还是需要花费些精力才能够更好地理解的。我也相信,能够认真看完这本书的人离自己的目标会更近一些。

       接下来,让我们在思考和学习中,一起变得更有趣、更优秀吧!

414 0

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