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组 文章 相册 留言本 用户 搜索 我的社区 在线学堂 商城 购物车 支付钱包

[坡仔的学术之路•第十一期]约翰•鲍尔比《依恋三部曲》——揭示人类情感的价值,阐释心理危机的本质

2022-07-11 21:49:26
0
297

       今天我们解读的《依恋三部曲》是心理学的经典著作,也是依恋理论的开山之作。依恋理论是发展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解释了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不仅成为当代临床心理医学的重要指导性理论之一,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着教育、社会工作、营销、传播等多个社会领域的工作。
       《依恋三部曲》这本书系统性阐释了母婴亲密关系,怎么构架人类早期内心世界的情感图景?母爱剥夺对人格发展的不良影响和亲密关系的丧失对人内心世界的损害等等。它包括了三本书,《依恋》《分离》和《丧失》。作者约翰•鲍尔比是英国著名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
       今天我们将通过研究初心、研究思路、核心问题、核心思想、研究应用五个方面的内容,来为大家解读这本书。


01 《依恋三部曲》的研究初心:揭秘儿童人格形成中的重要力量
       从本书的研究大背景来看,二战期间,由于战争形势所迫,英国伦敦市区的很多儿童被送到郊区陌生人的家庭里寄养,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现象引起了学者们对于照料者与儿童心理问题之间关系的研究兴趣。
       本书作者约翰•鲍尔比的研究初心可以追踪到他的青年时代。
       21岁时,他在一个少年管教所接触了两名有严重行为问题的少年,他们有个共同点是童年时没有得到母亲的良好照料,这给鲍尔比留下了深刻印象。随后他对缺乏母亲照料的问题青少年进行了观察,发现他们的共同点在于缺乏前期照顾,缺乏情感。
       1948年,随着同事詹姆斯•罗宾逊研究团队的加入,鲍尔比开始系统地探索儿童早期与母亲的分离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在长期的调查研究中,他看到了缺乏母爱的孩子们强烈的悲伤和痛苦,和这些痛苦延续的时间、长度以及带来的严重后果。
       他由此得出结论:母亲人物的丧失可以引发心理病理症状的产生。也就是说,有些心理上的病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的情感缺失。当然,这里的母亲人物并不一定指的是生物意义上的母亲,而是指情感亲密人物。
       比如早期的照料者一般都为母亲,不仅如此,生命早期所经历的母亲丧失还会持续对成年人造成困扰,甚至形成心理障碍。比如说有的人总是对他人提出过高要求,在无法满足时就会感到焦虑和愤怒,通常体现为依赖型和歇斯底里型的人格。而有的人无法和他人建立深层次的关系,通常体现为冷漠型和精神病型的人格。
       也就是说,在儿童期人格成长里缺乏母亲人物,容易导致两种人格上的偏差:一种是情感的过度索取,一种是情感的过分冷漠。
       总之,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鲍尔比团队发现儿童离开母亲进入一个陌生环境的过程和随后的反应,可以和后期发生的人格功能障碍联系起来。
       而这意味着鲍尔比进入了一片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爱与恨,焦虑与防御,依恋与丧失。
       鲍尔比认为,人的本能是有机体与环境的互动,人们倾向于接触和维持身体上的亲近。当人们沮丧时,能让人们感到受保护的那个人就是我们的安全基地,是依恋的基础。
       简单地说,“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温暖的母亲,人人都需要一个温暖的母亲。”当然这个母亲可以是父母、照料者、亲密伴侣、朋友,甚至是孩子,是能够带来安全感的亲密关系者。
       尽管依恋理论提出后受到了精神分析理论的批评,但这些批评反而让依恋理论成为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逆向视角。随后依恋理论为大量临床心理学专家关注,逐渐成为一个活跃领域,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的交叉研究也日渐繁盛。
       为什么我们今天要重视依恋理论呢?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几十年里,很多孩子在和父母频繁分离的环境中长大,他们中的很多人不再信任亲密关系,也不允许自己走进亲密关系,或者进入婚姻关系后,又急着逃离。
       读鲍尔比的书籍,能够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并重视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意义。



02 《依恋三部曲》的研究思路及核心思想:“人人心中都有(需要)一个温暖的母亲”
       鲍尔比的研究起源于他年轻时代就开始的悲天悯人的思考——异常儿童的家庭背景问题。
       为此他曾提出一个假设:人们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的是,婴儿和幼儿时期能够经历一段温暖的、亲密的、稳定而持续的母婴关系。并且在这段关系里,彼此都能够得到满足和享受,而那些许多不良影响则往往是由于母爱或者是由于亲子连接出现间断引起的。
       为了验证这个假设,鲍尔比团队采用了在精神病理学领域应用很少的研究策略——前瞻性研究,就是通过临床医生对行为失调者日常生活的因果回溯来探讨疾病产生的病理过程,而且团队同事詹姆斯•罗宾逊通过文字和影像,对两到三岁幼儿离开家,由一些不熟悉的人照料的情景进行了大量观察记录。
       这些研究让鲍尔比团队认为,母亲人物的缺失能够引起精神病理学领域中最令人感兴趣的一些症状反应和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鲍尔比团队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观察和控制实验。主要的观察结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幼儿在和母亲分离期间,以及在回到家与母亲重聚之后的反应。
       第二个方面是在和一个所爱的人物短暂分离或者永久性丧失之后,观察年长者、幼儿以及成年人怎么表现。
       第三个方面是在临床工作中观察儿童和成人遇到的困难,这些人是否在童年或青少年时期都经历过长期的分离和丧失。
       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鲍尔比之前的假设逐渐得到证实,于是在1958年到1963年期间发表了一系列文献,开始建构“依恋框架理论”。除此之外,对于其他学科和学者成果和方法的借鉴和运用,也让这本书充满了多学科交叉的学术气息。
       第一卷《依恋》中,主要探讨婴儿与母亲联结的本质,引用了很多动物行为学家的研究结果和控制论的观点。
       第二卷《分离》中,主要探讨分离焦虑,进行了非常深入细致的文献综述研究。
       第三卷《丧失》中,主要探讨悲伤和哀悼,引用了大量人类学家的研究成果。


       《依恋三部曲》确实是一部优秀的心理学学术著作,但即便是外行人士读起来也并不困难,读者往往会被弥漫其中的浓浓的人文情怀所打动。
       鲍尔比似乎在给我们讲述一个童话,他似乎在给我们所有的读者进行心理治疗,他用严谨的学术数据编织了一张巨大的情网,令人心悦诚服的感受、情感和情绪的价值,这就是人类早期依恋情感的满足,可能是一生幸福感的源泉,而不被满足的依恋则容易导致各种心理障碍和情感危机。
       有一个人喜欢读人类学著作,我发现有趣的是,本书结论与人类学者的结论殊途同归,无论哪个族群总有一种情感置于现实之上——这就是爱。



03 《依恋三部曲》的核心问题:情感是怎么影响人格的?
       《依恋三部曲》的三部著作是一个系列,分别从“依恋”、“分离”和“丧失”三个核心概念出发,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人类依恋行为的本质与功能、焦虑和恐惧的本质原因和人类怎么面对亲密关系的丧失?
       接下来我们分别拆解三本书来看。


       第一卷《依恋》。
       这本书从一开始试图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方法和模型来阐释人格形成的问题,开启了本研究的视角,并对本能理论进行了解读,指出了依恋理论诚实的学术源头,然后进入正题分析了依恋行为的主要特征:和其他动物一样,人类的依恋行为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不需要食物、温暖等作为奖励。
       依恋行为与动物本能有关,而且有依恋行为的婴儿,通常将母亲作为安全基地,就更具有探索未知的勇气。人类婴儿对一个偏好人物的依恋行为从出生第一年就开始了,这种依恋行为有明确的指向性,通常取决于照顾他的人。一旦婴儿对一个特定的人物形成了强烈的依恋,那么他就会偏好这个人超过所有其他人,并且这种偏好,即使在分开的时候也会持续很久。
       如果你有育儿方面的经验,那么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验证依恋行为理论。
       比如一岁以内的宝宝,通常对某一个人表现出特别的依恋,一般是母亲、祖母或者保姆等照料他的人。对其他人则表现出认生、怕生等胆怯表情,而一旦回到母亲人物的怀里,则又表现得勇敢和快乐。
       鲍尔比认为,这种心理现象不仅仅只是发生在婴儿时期,还能持续到成年时期。
       在这基础上,鲍尔比进一步用行为控制系统的概念来揭示儿童与依恋对象之间的关系维持,由此发展出来了“儿童人格”的理论。这个理论提出:婴儿、儿童或成人对自己偏爱之人的依恋行为就跟性行为,或者进食行为一样,是人类天性的内在部分。
       这个理论增强了我们对依恋行为的研究和关注,还让临床医师或者教育从业者从新的视角关注儿童人格的发展,他们就有可能对更多的儿童采取力所能及的相关帮助。同时,我们应该明白,照顾婴儿也不仅仅只是满足他的吃喝拉撒的简单行为,而是关系到儿童人格养成的重要事情,所以为人父母真没那么简单。


       第二卷《分离》。
       这本书通过对人类悲伤、焦虑、恐惧等现象和原因的剖析提出了依恋理论的重要概念——焦虑性依恋。
       本书的研究基于进化理论,认为人的行为系统是个体与成长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养育环境越偏离进化适应环境,个体越有可能发展出非典型的行为系统。也就是说,环境越是难以适应,人格成长就越容易翻车。所以人们不愿意和依恋对象分离,而由此产生了恐惧心理,只是对潜在危险的一种本能反应。
       当你看到孩子因为不愿意离开母亲去上幼儿园而嚎啕大哭时,应该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同情,因为这只是人类的一种本能的恐惧。
       如何面对这类恐惧的问题呢?
       书中详细叙述了引起人们恐惧感的条件,也产生了一个可信任的同伴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当有信任的同伴陪在你身边的时候,所有这类的场景都显得不那么恐怖。相反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对每种场景的恐惧感都会增加。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我们最信任的同伴是我们的依恋对象,所以我们对于恐惧的敏感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依恋对象是否在场。
       值得注意的是,依恋对象的在场常常是一种心理上的在场。可以理解为,我们相信在需要的时候,依恋对象能够随时提供依靠,而不是实际上立即出现在身边。而且依靠对象还是要以正确的方式对我们的需要作出回应,只有当依恋对象既可接触,又能够对我们产生正确的回应时,依恋对象的可获得性才真正体现出来。
       也就是说,我们置身恐惧环境中,即使依恋对象未必在场,但如果我们能够得到他及时、有效的支持和鼓励,情况就会好转很多。正所谓:尽管你此时不在我身边,但我知道你永远不会离开。
       然而当我们不能确定依恋对象是否在场时,这种不安可能会导致“焦虑型依恋”。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母亲经常对孩子表现出忽冷忽热的态度,那么孩子就有可能会患得患失。要么过分粘着母亲,不愿意离开母亲;要么耍泼耍赖,制造各种事端,故意破坏正常的分离。
       这种现象十分有趣,但遗憾的是,这种现象通常被冠以“过度依赖”和“被溺爱”而遭到贬低和忽视。
       所以正确理解“焦虑型依恋”可以帮助那些在不安全状况下成长的人,也可以让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保护他们的方法。
       比如说那些看起来很粘人的孩子,其实是缺爱的孩子,家长要给予他们充分的爱。再比如说在亲密关系中,粘人的伴侣也是缺乏安全感的反应。另一方也要给予他们充分的爱和安全感。


       接下来我们讲人们对分离的反应——愤怒。
       人们常常通过愤怒来表达他们的不满,或者借着愤怒责备、惩罚别人,目的在于帮助自己和依恋对象重逢,并且阻止更进一步的分离。哪怕是针对依恋对象表达愤怒,人们内心的真实目的,依然是为了促进彼此之间的联系。
       当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不能确定他的依恋对象是否可接近,是否对他有回应,甚至是不是活着的时候,就会面临一个潜在的恐惧情境——这时就很有可能会表达愤怒,亲密关系中的愤怒是对依恋关系不确定的恐惧,是对可能发生的亲密关系丧失的焦虑。
       所以在亲密关系中,表达愤怒并不是坏事,甚至是沟通的必要手段。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留守儿童在见到久别重逢的父母时,不但不会兴奋和喜悦,反而会对父母充满怨恨、疏远等敌对情绪。要知道这是孩子用正常的方式表达内心的焦虑而已,作为父母不应该谴责孩子没良心。相反,我们应该认真倾听孩子的愤怒话语,耐心容忍孩子宣泄愤怒情绪,这往往是修复亲子关系的第一步。
       想想看你在亲密关系里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呢?你是如何解决的呢?


       总结一下《分离》告诉我们,对于依恋对象的可接近性和回应性的不确定性,是导致孩子发展出不稳定和焦虑人格的一种重要因素。也就是说,要想让孩子发展出稳定健全的人格,就应该给孩子充分的被爱的安全感,千万不能以有条件的爱作为控制孩子的手段,不能让孩子在患得患失的焦虑状态下成长。



       第三卷《丧失》。
       作为学术著作,鲍尔比终于在第三卷中对依恋理论框架进行了正式梳理和概括。理论比较丰富,这里我们讲几个重要的观点。
       第一个是关于依恋行为的范围。
       依恋行为并没有特指哪些行为,重点是能让一个人和依恋对象保持或获得接近性的行为。
       比如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身体接触的小动作,都可以成为依恋行为的表示,这里应该强调的是依恋行为的目标是跟依恋对象保持特定程度的亲近和交流。也就是说,恋情行为只发生在和特定对象之间,有一定的专一性和持久性。所以是不是依恋行为,不在于行为方式,而在于个体和依恋对象之间的认可。
       人们在健康发育时,依恋行为引起的情感连结或者依恋的发展,最初在父母与儿童之间,以后在成人与成人之间。
       第二个是关于依恋行为的特征。
       人的依恋行为是由整个行为系统来调节的,属于行为系统的一部分。也许平时并不会表现出来,但在特定情况下容易被激活。
       比如在依恋关系的形成、保持、瓦解和重建等等特殊过程中,依恋行为会激起强烈的情感。依恋行为最直接的好处在于能够有助于个体的生存,让个体和他的照料者保持接触,减少可能遭遇伤害的风险。
       一般说来,依恋行为的补充行为是照顾。对于成人和成人之间的依恋行为,情感支持和身体照顾同时存在。
       所以,失恋或丧偶对于一个成年人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当看到朋友遭遇这样的处境时,也许我们不该仅仅只是要求别人坚强,或者斥责别人矫情,而是要予以充分的理解和情感支持。
       第三个是关于依恋行为的发展。
       依恋行为的发展偏离了正常路径的时候,在任何年龄都会出现紊乱,最常见的形式是焦虑性依恋。
       个体的依恋行为发展所遵循的路径和决定因素是他未成年的时候,也就是婴儿期、儿童期和青春期与依恋对象相处的经验。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依恋行为在人们终生都是潜在活跃的。
       如果说一个成人的依恋行为很活跃,就暗示这个成人不成熟的观念是不正确的。也就是说,即使一个成年人,他仍然可能会为了依恋对象的分离或者依恋行为的不确定而饱受困扰,甚至产生心理障碍。我们不能简单冠以“人格不成熟”的恶评,而是要理解这些都只是我们人类的正常反应。


       在第三本著作中,鲍尔比不仅建构了依恋理论的框架,还重点比较分析了儿童与成人对丧失的反应,借鉴了大量人类学的观察案例和研究结论。
       比如在对丧失配偶的案例研究中发现,基于依恋理论,“情感孤独”定义为:只有参与,有相互承诺的关系,才能够得到治疗的孤独感。也就是说,“相互承诺”在维持依恋关系中作用至关重要。如果没有相互承诺的行为,双方就没有安全感,真正的依恋关系就无法建立,人们的情感孤独就无法缓解,而且孤独感不会随着时间消逝。也就是说,亲密关系的丧失对人类心理的影响是巨大的,会带来情感孤独,这种孤独感并不是普通朋友关系能够弥补的,人们只有在相互承诺的关系中才能治愈情感孤独。
       人们常常说“时间可以治愈一切悲伤”,只是一厢情愿的幻想罢了。一个人丧失依恋对象的经历力,也可能会导致抑郁障碍。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抑郁障碍特征,往往跟他童年或者现在经历的丧失有关。即人们怎么处理依恋的丧失是有迹可循的。这还得回溯到童年时期,人们怎么处理和母亲人物的分离,往往决定了他们怎么面对当前的丧失。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了解一个人过去的情感经历,就可以判断出他将来的行为。
       在这一本书里,鲍尔比还有一个重要观点是:在所有年龄段中,一个人的家庭生活会对他怎么回应丧失,表现出无处不在的巨大影响。
       这里鲍尔比似乎给了人们一丝希望,既然我们不可能改变朋友的过去经历,那么至少我们可以通过重建有承诺的人际关系来缓解朋友的丧失痛苦。也许对一位丧亲的孩子、朋友和亲人,最好的安慰就是我保证我永远都在你身边。



04 依恋理论的应用:在临床心理学、社会工作、教育和商业等领域前景广阔
       依恋理论自从提出之后,几十年内陆续得到了发展和应用,其中最显著的几个应用领域有:
       第一,临床心理学领域。
       20世纪90年代,依恋理论开始进入临床,很多心理症状的核心是人际问题。依恋理论对人际关系问题有独特的见解,依恋是一种普遍的关系,是人们寻求与某一特定人的亲密,并在依恋对象在场时有一种安全感的心理倾向,因此临床心理学家以理解、尊重、关怀的态度与患者建立和谐的关系。
       比如站在患者的立场上,从患者的内心感受出发,保持真诚的态度,把患者看成一个独立的人,不加以任何评判的接受,充分信任患者有自我发展的潜能。
       尤其是对儿童进行临床心理治疗时,依恋理论往往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根据依恋理论,儿童的依恋风格可以划分为三种:
       安全型依恋。儿童将母亲作为安全基地,可以很好地从事探索行为。
       焦虑抵抗型——非安全依恋。儿童会表现出矛盾的心态,他们在寻求母亲的亲密时会怨恨,在母亲开始关注时进行抵抗。
       焦虑回避型——非安全依恋。这类儿童很少有探索行为,对待陌生人和母亲的态度一样冷漠。
       在临床心理治疗中,可以根据依恋理论进行更细致的区分,探寻儿童心理背后的根源因素,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另外,很多国内外心理咨询团队将依恋理论与团体咨询与治疗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的依恋风格来选择不同的团体咨询策略。一些临床心理学家发现,运用团体咨询治疗创伤,应激障碍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依恋安全更显著。
       总之,依恋理论与团体咨询与治疗研究的结合,将对国内团体咨询与治疗的研究开辟一个新的领域。


       第二,公益和教育领域。
       首先,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流向城市,迫于各种因素的考虑,多数外出务工的青壮年父母选择把自己的孩子留在农村老家,由亲朋好友来负责照顾,由此形成了一支留守儿童大军。
       大量的研究发现,留守儿童普遍存在情感缺失的症状,表现为情感上的冷漠、孤独、自卑、敏感和移情网络等现象。根据依恋理论,留守儿童和父母长期分离,对个体的亲子依恋产生了不利影响,从而影响了儿童的人格发展。
       目前,第一代留守儿童已经成年,但情感缺失导致的心理创伤和可能的心理危机将会持续,这些问题急需教育工作者及有关部门公益组织的关怀可介入。
       其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城市人力资源竞争加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父母忙于工作、应酬和网络社交等,忽视了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安全、依恋的建立,父母缺席成为影响儿童人格正常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些电视节目例如《爸爸去哪儿》,之所以能够引发社会强烈反响,正是因为这些问题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建立在依恋理论基础之上的儿童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将会越来越受到欢迎。
       再次,大学生群体的依恋行为也应受到关注。大学生入学不仅是与父母的分离,也是由儿童到成人的重要心理转变节点,由此也可能引发大量的适应问题。
       在我国屡屡有大学生不能适应大学生活而导致企业失败的实力,因此,如何运用依恋理论,在高校学生工作中提高心理辅导的水平,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与应用方向。
       最后,依恋理论也逐渐用于社会工作领域。英国学者大卫•豪是把依恋理论引入社会工作的重要人物。他提出依恋理论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的一种新视角,就是关系。依恋视角下的关系趋向注重社会工作与案主的关系,注重案主依恋关系对自我人格特征的影响,注重互动关系中人格的形成。
       比如社工在处理和调解家庭关系的时候,就更能从情境出发,深入理解并发挥关系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商业领域。
       作为心理学理论,依恋理论同样能在商业领域大放异彩。
       比如商家在挖掘消费者心理的时候就发现:市场上,大多数婴儿床的设计只关注母婴其中一方的使用需求。而基于依恋理论,有竞争力的产品应该是设计出适应母婴双方依恋心理的多功能婴儿床。
       随着依恋理论被人们接受和理解,相信在以后能够满足母亲的依恋情感,充满人情味的产品会越来越丰富。
       除了产品设计,营销传播中对依恋理论的运用也越来越多。比如企业更倾向于将品牌人格化,加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关系。通过依恋情感的建立,牢牢地黏住消费者。
       比如江小白品牌就改变了惯常的白酒营销套路,以情动人,以消费者为亲密关系的对象进行诉求,“愿十年后我还给你倒酒,我们还是老友;我把所有的人都喝趴下,就是为了和你说句悄悄话”等等,十分动人的广告话语为品牌赋予了亲密知己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代青年消除情感孤独的心理需求,所以依恋理论正在为商业营销理论和方法增光添彩。



05 本书小结
       最后,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解读这本书的核心要点。
       一、《依恋三部曲》的研究初心,来源于鲍尔比对异常儿童和他的家庭背景的关注,并由此开始探讨母亲人物的丧失怎么引发人们心理病理症状产生的过程和原理。
       二、《依恋三部曲》的重点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人类依恋行为的本质与功能,焦虑和恐惧的本质原因,以及人类如何面对亲密关系的丧失。总体上,我们可以将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概括为:“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温暖的母亲,人人都需要一个温暖的母亲。”
       三、《依恋三部曲》的研究思路是,假设+理论+框架建构。也就是提出假设观点,通过大量观察法、控制试验法等实证研究方法,最后建构依恋理论框架,其中不乏对其他学科成果的大量借鉴。
       四、《依恋三部曲》的研究方向集中在三个方面:依恋的建立,母婴联结,依恋的不确定性;分离焦虑和依恋的丧失、悲伤和恐惧。
       五、依恋理论在教育、心理咨询与临床精神医学、社会工作、商业传播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好了,这就是今天解读书籍的全部内容,恭喜你读完了一本经典。
       厚积薄发,期待你的进步。

评论
意见反馈